2023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于1月3日发布,全省共招录公务员9210名,其中普通岗公务员7468个,选调生1016个,定向乡镇公务员726个,考试时间为2月25日,报名时间为1月4-10日,报名入口为四川人事考试网,各地市招录公告及岗位表见下文。
一、全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岗位表汇总
地区/系统 | 公告 | 人数 | 职位下载 |
达州 | 公告 | 401 | 职位表 |
巴中 | 公告 | 227 | 职位表 |
甘孜 | 公告 | 137 | 职位表 |
遂宁 | 公告 | 320 | 职位表 |
内江 | 公告 | 230 | 职位表 |
眉山 | 公告 | 299 | 职位表 |
广安 | 公告 | 430 | 职位表 |
自贡 | 公告 | 465 | 职位表 |
资阳 | 公告 | 391 | 职位表 |
雅安 | 公告 | 245 | 职位表 |
攀枝花 | 公告 | 174 | 职位表 |
绵阳 | 公告 | 186 | 职位表 |
泸州 | 公告 | 162 | 职位表 |
乐山 | 公告 | 590 | 职位表 |
阿坝 | 公告 | 72 | 职位表 |
成都 | 公告 | 549 | 职位表 |
凉山 | 公告 | 395 | 职位表 |
宜宾 | 公告 | 465 | 职位表 |
南充 | 公告 | 686 | 职位表 |
德阳 | 公告 | 265 | 职位表 |
广元 | 公告 | 400 | 职位表 |
司法系统 | 公告 | 273 | 职位表 |
省级机关 | 公告 | 106 | 职位表 |
定向乡镇 | 详情 | 726 | 职位表 |
选调生 | 详情 | - | 职位表 |
二、四川公务员考试时间节点
报名时间:2023年1月4日至1月10日上午8:00
资格初审:2023年1月4日至1月11日上午8:00
报名缴费:截止2023年1月 12日上午8:00
准考证打印:2023年2月21日至2月25日
笔试时间: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
成绩查询时间:2023年3月下旬
排名及资格复审查询时间:2023年4月上旬
面试时间暂定为2023年4月20日至4月23日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每科卷面满分100分。根据职位类别,分别使用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笔试试卷。
2.笔试时间及地点:
笔试时间暂定为2023年2月25日(星期六),各科具体笔试时间及地点详见本人准考证。
3.笔试成绩计算方法: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四、四川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大家的备考进程如何了呢?四川华图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行测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不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也是四言为主。”为什么“四字格”成语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以偶为佳 ”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颔联和颈联是一定要用对仗的,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惟一的字数较少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同,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从现在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改善记忆的效率。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则把较长句子< >,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是无论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1.1.
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主要原因是( )。
A.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结构灵活多变,音律和谐,便于记忆
B.最具有汉语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C.因为“四言”是惟一字数较少的却既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
D.“四字格”的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土壤里中
1.2.
文中< >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掐头去尾
B.精简压缩
C.去糟存精
D.断章取义
1.3.
下列成语的来源可分为四类: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有的出自寓言故事,有的出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
①名正言顺 ②开天辟地 ③图穷匕见 ④勾心斗角
⑤画蛇添足 ⑥精卫填海 ⑦黔驴技穷 ⑧卧薪尝胆
其中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是( )。
A.①④
B.②⑥
C.③⑧
D.⑤⑦
1.4.
下列选项对于文章主旨概括正确的是( )。
A.“四字格”成语备受欢迎
B.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
D.成语深深扎根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
1.5.
根据本文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内容而言,“四字格”往往更讲究声调的平仄协调
B.成语即四音节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固定词组
C.“四字格”表义的高度概括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D.“四字格”成语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均体现了汉语的精妙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据报导,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日前观测到一个距地球约131亿光年的天体。该天体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6.4亿年,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距离地球最遥远的天体。
此次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其实是一种伽马射线暴。美国宇航局“雨燕”观测卫星最早于2009年4月23日观测到这一伽马暴。该伽马暴也因此被命名为“GRB090423”。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伽马暴大约距离地球131亿光年。美国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伊多·伯杰是双子星北座望远镜观测小组的成员,据伊多·伯杰介绍,“这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伽马暴,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宇宙中所发现的最遥远天体。”
为了计算090423伽马暴与地球的距离,天文学家们首先通过膨胀空间方法测量了该伽马暴的光线所延伸的距离以及变红的程度。通过测量发现,该伽马暴红移值大约为8.2,比此前发现的所有伽马暴的距离都要远。此前的红移值记录仅为6.7。如此远距离的伽马暴也意味着,这颗已经死亡的恒星应该是自所谓的“重新电离时期”以来最早的天体。据了解,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一种伽马射线突然增强的现象。伽马射线是波长小于0.1纳米的电磁波,是比X射线能量还高的一种辐射,它的能量非常高,能够消灭临近星体上的任何生命。在离地球6000光年范围内的任何伽马射线暴都能够摧毁臭氧层,从而破坏地球。忽略掉其金属粒子的特性,这种毁灭每10亿年就有可能发生,但可能是银河系中的高金属含量使得地球受到保护。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学家约叔亚·布鲁姆认为,“对于天文学来说,这是一起分水岭事件。如果天文学家能够发现更多更远距离的伽马暴,他们或许可以通过光谱测定宇宙是如何快速变化的以及变化的原因。”要想绘制并形成早期宇宙的结构图,必须要首先发现更多更遥远的伽马暴或其他爆炸事件。然而,这一过程进展较为缓慢。“雨燕”卫星迄今已经发现了120个可测距离的爆炸事件。不过包括090423伽马暴在内,仅有三个是引爆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第一个十亿年之内。主要原因在于宇宙形成最早期,恒星光线的频率不高,通常无法形成像伽马暴那样的爆炸事件。
此外,直到最近红外探测器的敏感度才足以测量更为遥远而短暂的伽马暴余辉。在多年的运行中,“雨燕”卫星先后共10次捕捉到以极快角速度运行的伽马射线暴,其中,最短的伽马射线暴只持续了50毫秒。据估计,伽马射线暴每年约有100次左右。科学家们表示,由这些观测数据得出,短期伽马射线暴的产生不同于长期伽马射线暴。虽然在这两个过程中都有黑洞的诞生,但短期伽马射线暴比较接近于两颗中子星合并的模型,而长期伽马射线暴则比较符合恒星灭亡的过程。
2.1.
测量发现伽马暴红移值大约为8.2,说明它( )。
A.是一颗已经死亡了的恒星
B.是一种波长小于0.1纳米的电磁波
C.是“重新电离时期”后的已知最早天体
D.正处于伽马射线突然增强的最高峰阶段
2.2.
第3段中的“这种毁灭”指的是( )。
A.宇宙发生大爆炸
B.银河系中的恒星被伽马暴摧毁
C.发生伽马暴这样的爆炸事件
D.地球的臭氧层被伽马暴摧毁
2.3.
布鲁姆认为这次发现伽马暴“对于天文学来说,这是一起分水岭事件”,是因为( )。
A.帮助人们发现了数量更多、距离更远的伽马暴
B.更有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变化及其原因
C.“雨燕”卫星已经发现了更远距离的爆炸事件
D.加快了人类绘制早期宇宙诞生及结构图的进程
2.4.
从文中可以看出,天文学家尚未确证( )。
A.在发生短期伽马射线暴过程中也会诞生出黑洞
B.银河系中的高金属含量使得地球臭氧层免受摧毁
C.伽马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会毁灭星体附近任何生命
D.通过测量伽马暴的红移值可以计算出其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5.
下列哪一项不是造成宇宙早期结构图绘制过程进展较为缓慢的原因?( )
A.伽马射线暴是以极快角速度运行的
B.以前红外探测器的敏感度不是很高
C.宇宙形成最早期恒星光线频率不高
D.像伽马暴这样的爆炸事件很少出现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21—25题
>时下,原本被人在网上恶搞的“黑暗童话”,竟成了风行的儿童读物,并且为便于阅读(可获取更多利益吧),多是注音版的:优美的安徒生童话竟成了某些人恶搞的“>①”——最后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凄惨地被宰杀,成了盘中“烤鸭”;“睡美人”不是被王子唤醒,而是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灰姑娘”最后竟遭遇火刑,成了陪葬者……这种“黑暗”像> ② 在孩子们中间游荡,甚至几欲吞噬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不拍案而起:决不能让“黑暗童话”毁了孩子!
>一个人所具有的优良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期所形成的>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儿童获得人生滋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读书。像《安徒生童话》这样的童话经典,都是讲良善终归战胜邪恶,似一条条清澈的小溪,泛着仁爱与正义之波,这便成了人们长大的营养。而某些”黑暗童话“ 像>③ ,正在污染着一片片葱绿的田野。意在渲染暴力、恐怖等内容的“黑暗童话”,颠倒了正确的荣辱观,放逐了崇高与伟大的情感。面对这种被扭曲的价值观,儿童会迷失方向,沉溺于庸俗与丑恶的泥沼。
>针对“黑暗童话”的问题,仅仅依靠公众舆论对其批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拿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那些将经典视为“>④”,肆意切割,用反主流价值来吸引眼球以牟取暴利的人,需要担负起社会的道义与责任。王蒙曾说:“应该扪心自问,你写的作品能不能拿给自己的孩子看?”这不妨可以看作是对某些人的警策之语。其次,儿童书籍究竟是否宜于儿童阅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合儿童接受的判断,还有赖于一个科学、专业、公共的童书评判和儿童阅读的指导体系。当务之急,是在童书出版、儿童教育、儿童公共图书馆服务等领域,组建起若干支可以有效发挥图书监督和阅读指导作用的专业队伍,指导儿童的读书行为,从而防止“黑暗童话”对孩子的侵蚀。
3.1.>填在空格处的语词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橡皮泥 ②幽灵似的 ③汩汩的黑水 ④砧板
B..①橡皮泥 ②汩汩的黑水 ③幽灵似的 ④砧板
C. ①砧板 ②汩汩的黑水 ③幽灵似的 ④橡皮泥
D.①砧板 ②幽灵似的 ③汩汩的黑水 ④橡皮泥
3.2.>根据文意判断,“黑暗童话”的最主要特征是 ()
A.“黑暗童话”源自网络文学加注了拼音
B. 安徒生童话被人恶搞
C.美好的童话故事被篡改了结局
D.“黑暗童话”吞噬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3.3.>
>根据文意,填在“甲”处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善良的情感
B.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C.读书习惯
D.正确的荣辱观
3.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决不能让“黑暗童话”毁了孩子
B.一个人的品性取决于童年时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C.儿童时期需要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D.解决“黑暗童话”问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
3.5.>对本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先列举在风行的儿童读物中存在的种种“黑暗童话”现象,然后阐明“黑暗童话”的危害,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奠定立论基础
B. 第二段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意在强调童年时期培养善良情感的重要性
C.第三段引用王蒙的话意在说明“黑暗童话”的编造者应该肩负起社会的道义与责任
D.本文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反证法等,阐述了“黑暗童话”对儿童的巨大危害
(一)我曾运用复杂科学的方法分析制度问题,认为制度应当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状态和结构,机构则是指系统演化的过程和动因。由于系统是动态的,处于不停的演化之中,因此单靠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静态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它是不够的。正如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一针见血指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
(二)制度可以经由强制性制度变迁(他组织作用)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诱制性制度变迁(自组织作用)而演化。按照复杂性科学的观点,对经济的运行而言,既定的制度规则能稳定交易主体的预期。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交易主体之间都知道对方会按照什么规则来行动,因为大家都相信对方是理性的。如果确实如此,那这一制度就是适当而稳定的。如果在既定制度框架下,交易主体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将商业机会变为现实,那就说明这一制度需要加以改变,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制度环境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造成自组织作用和他组织作用的结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演化。
4.1.
根据第一段内容,关于“体制和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制是不变的目标,机制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B.体制是静态的,机制是动态的
C.体制和机制相互依存
D.体制和机制同属于制度
4.2.
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关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这句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理论是始终不变的
B.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理论是始终不变的
C.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悖
D.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4.3.
关于第二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下列说法没有被提到的是( )。
A.适当的制度无需做改变
B.适当的制度可以将商业机会变为现实
C.不适当的制度需要加以改变
D.适当的制度有利于交易主体发挥作用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胞重新出现或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通常为一两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有不同的类型。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甲】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发生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会发生变异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乙】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意味,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丙】,迅速传播开,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5.1.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3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延 隐蔽 爆发
B.蔓延 隐蔽 暴发
C.蔓延 隐秘 爆发
D.漫延 隐秘 暴发
5.2.
对第1段划线句子中“复制”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具有再生能力
B.流感病毒可以产生相同的病毒
C.流感病毒可以使纤毛柱状上皮生长
D.流感病毒可以感染更多的上皮细胞
5.3.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病毒侵入呼吸道而引起的流感,两周内就可好转
B.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所以病死率高
C.因1918~1919年那次流感而死亡的人,多数死于肺炎
D.如果流感引起了并发症,则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5.4.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流感流行原因的是( )。
A.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极易被流感病毒感染
B.人们与流感病人接触时,隔离措施不强
C.目前在对付流感病毒方面,尚无有效的药物
D.流感发病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5.5.
下列关于流感病毒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患者出现了肺部充血等病状时,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
B.一旦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就会产生更强的复制能力
C.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流感具有免疫力
D.每次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不同的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细节判断。
定位讲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一段话,文章从汉语文化特点的形式、语言内部考查、音律、心理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四字格成语受重视的原因,A项完整又精炼概括了这些方面,故当选。
BCD项分别属于四字格成语受重视的一方面,从属于A项,所以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填空。
定位原文,把较长句子变成四音节成语,可见是精简语句,“精简压缩”符合语境,所以B正确。
“掐头去尾”是指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去糟存精”是指去除糟粕保存精华。文章只说把长句子简练化,并没有“去除无用部分”的意思,所以AC不选。“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的意思,只孤立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明显不符语境,D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1.3.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对成语的出处的了解。
“开天辟地”是讲盘古氏开辟天地,始有人类;“精卫填海”是讲炎帝的女儿因溺于东海而死,所以变成了精卫鸟从西山衔来石子想把海填平。两个故事都出自古代的神话故事,B项正确。
“名正言顺”是指作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出自《论语·子路》。“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出自杜牧《阿房宫赋》。两个属于出自古代名家名篇;“图穷匕见”指靳柯刺秦的故事。“卧薪尝胆”指越往勾践的故事。两个出自历史故事;“画蛇添足”和“黔驴技穷”出自寓言故事。
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章结构很清晰,第一段从形式上分析四字格成语广受重视的原因,推出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第二段从内容上来分析,成语也是哈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正确文章主要讲的内容就是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C项正确。
AD项是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精华所在的形式上的体现;B项是内容上的体现。都从属于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D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表述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四字格“成语讲究声调的平仄协调,并不是“四字格”。B项表述错误,成语多是四字组成,并不全都是四音节。C项“最大的特点”无从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细节判断。
由文章第三段“该伽马暴红移值大约为8.2……如此远距离的伽马暴也意味着……是自所谓的‘重新电离时期’以来最早的天体”可知C项为正确选项。
A、B、D项均非通过红移值得出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指代能力。
依照就近原则进行判断,“这种毁灭”的前一句是“……伽马射线暴都能够摧毁臭氧层,从而破坏地球”,因此可知这种毁灭指的是因伽马暴而带来的臭氧层毁灭,进而导致地球毁灭,故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目。
“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是一起分水岭事件”,该句之后紧跟的内容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说明,即“他们或许可以通过光谱测定宇宙是如何快速变化的以及变化的原因”,B项是对这句话的同义替换,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 B
解析:
本题同样为细节判断。
由最后一段中的“虽然在这两个过程中都有黑洞的诞生……”可知A项结论是天文学家所确定的;由第三段中的“它的能量非常高,能够消灭临近星体上的任何生命”可知C项也是天文学家所确定的;由第三段开头可知,红移值的测量本来就是为了计算090423伽马暴与地球的距离的,所以D项内容也是天文学家确定的。
由第三段末尾“可能是银河系中的高金属含量使得地球受到保护”可知,这一结论尚未经过确证。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细节。
由文章第四段结尾可知,C项、D项均是宇宙早期结构图绘制进程较为缓慢的原因,由第五段开头可知以前的红外探测器敏感度不高也是造成宇宙早期结构图绘制进程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
只有A项与宇宙早期结构图的绘制没有直接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A。
3.1.答案: D
解析: 通过第二个空入手,能在孩子们中间游荡的只能是幽灵,因此排掉B、C选项,最后一个空说到肆意切割,因此只能是橡皮泥,而砧板是不可以切割的。要切割的是砧板上的肉。
3.2.答案: C
解析: 看清设问,寻找特点。只有C项属于特征。
3.3.答案: B
解析: 填空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既是主句,苏霍姆林斯基开始则是例子之后的内容均是在解释第一句话。所以要对整个文段进行把握和理解。可知文段都在指价值的取向。因此选择B选项。
3.4.答案: A
解析: 首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论述,第三段解决问题。属于总分总结构。
3.5.答案: D
解析: >第四选项中错误的就是归谬法,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所以就是错误的。
4.1.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一段“体制是指系统在某一时间点所处的状态和结构”可知体制是一种暂时的稳定的状态,而非“不变的目标”。B、C、D项都可从原文得知。
故正确答案为A。
4.2.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理解能力。
作者引用诺斯的话是对“系统是动态的……因此单靠……静态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研究它是不够的”的补充说明,意为使用静态的研究方法无法全面研究动态的经济状况,即理论研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A、B项偷换概念,静态的研究方法并不等于“理论是始终不变的”。C项“相悖”也够不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 A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分析划线部分可知,“无需改变”的说法无法从文中得出。B、C、D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5.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
甲处“漫延”一般指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之意,关键点是形容绵延不断;而“蔓延”指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关键点在由小到大扩展的意思。这里病变会越来越多,用“蔓延”合适,排除A、D项。
乙处在介绍流感流行时实际借用了战斗术语,将流感的进攻,比喻为军队行动,考虑到这一点,用“隐蔽”更好一些,“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发作之意,前者往往用于战争、革命等的发生,而后者往往用于自然灾害的发生,丙处用“战争”作比喻,优先选择“爆发”。
故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细节。
流感病毒的“复制”不是指原有病毒死亡后重生,更不是指促使人体的细胞生长,而是生成了更多的同种病毒,是病毒的繁殖。因此A、C错误,B正确。D项可以感染更多上皮细胞是病毒复制后的结果,而不是复制行为本身,因此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5.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1918—1919年的流感属于第二种流感,第二种流感的特点之一就是引起了肺炎,所以C项判断正确。
文章第一段讲到“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胞重新出现或修复”,但并没有表明流感出现好转,因此A项错误。“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在文中也没有出现,B项错误。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并没有揭示并发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因此D项表述也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5.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细节判断。
文章第三段提到:“流感流行……与我们……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每次流感流行都与……没有做好隔离有关”“流感流行具有隐蔽突袭的特点……往往突然暴发,迅速传播开……”由此可知,B、C、D三项均为流感病毒的流行原因,只有A项没有被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
5.5.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肺脏充血在第一段提及,它是病毒偶然侵入下呼吸道引发肺炎导致的结果,跟病毒变异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
流感病毒本身有良好的复制能力,但与变异是否有关,文章没有提及,B项错误。
根据最后一段“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知C项偷换概念。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添加公众号【凉山华图】
领取各类公考笔试资料及历年考题
(编辑:Libinu)贴心微信公众号
四川公务员微信群